
2025年11月1日,我们迎来第八个“世界流感日”。正值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已呈上升趋势、流感季或提前到来的关键节点,今年的宣传聚焦“精准防控流感配资官网app,守护全人群健康”主题,呼吁公众以科学认知应对毒株变化,织密个人与群体防护网。
01流感≠感冒,这些区别要分清流感绝非“重感冒”,其由流感病毒引发,潜伏期短、传染性强,典型表现为突发高热、头痛、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,病程与危害远超过普通感冒。
更需警惕的是,今年冬季预测流行的优势毒株为H3N2,与去年的H1N1存在明显差异,人群普遍缺乏针对性免疫力,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展开剩余70%极端天气导致的气温骤变、社会交往活动增加等因素,进一步加速了流感传播风险。在全球范围内,季节性流感每年可导致300万至500万个重症病例,死亡率可达9%—13%;其中儿童是高危人群,高流行季节儿童感染率可高达50%左右,5—9岁年龄段尤为突出。60岁及以上老年人、孕产妇、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感染后,更易出现肺炎等严重并发症。
02疫苗接种,经济有效的“防护甲”疫苗接种:匹配毒株的核心防护,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可显著降低感染及重症风险。鉴于今年毒株发生变化,疾控部门特别提醒,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,其组分会根据全球流感监测结果动态调整,以匹配当年流行毒株。
• 人群覆盖:6月龄以上无禁忌证人群均可接种,医务人员、养老机构人员、托幼机构师生、60岁以上老年人、5岁以下儿童等重点人群应优先接种。
• 疫苗选择:我国上市的三价灭活疫苗、四价灭活疫苗和三价减毒活疫苗各有适用人群,如鼻喷式三价减毒活疫苗适用于3—17岁人群,公众可自愿选择。
• 接种时机:建议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,通常接种后2—4周产生保护抗体;错过最佳时段,整个流行季接种仍有意义。
03规范应对,把握48小时黄金窗口流感治疗需“早发现、早用药”。当出现急起高热、浑身酸痛等典型症状时,应在48小时内就医,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可显著减轻症状、降低并发症风险。临床常用的奥司他韦适用于成人及1岁以上儿童,需连续服用5天;玛巴洛沙韦则适用于成人及5岁以上儿童,口服一次即可,医生会根据年龄、基础疾病等个体差异选择用药。
04日常防护,基础防线不可松懈勤洗手:用肥皂和流动水按“七步洗手法”清洁,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。
戴口罩:流感高发季前往人群密集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时,规范佩戴口罩阻断传播。
守礼仪: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口鼻,用过的纸巾立即丢弃。
多通风: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,降低室内病毒浓度。
同时,规律作息、均衡营养、适量运动、充足休息,能有效提高身体抵抗力,降低感染风险。
发布于:重庆市满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